
果園樂隊的樂手們在表演麥西來甫、賽乃姆給大家帶來歡樂的時候,自己也在享受著。

聚會結束后,托胡提·吐木爾的兒子送果園樂隊的隊員們回家,大家擠在拖拉機上仍是笑容滿面地回味著。
編前語:新疆阿克蘇新和縣塔什艾日克鄉,國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歌舞藝術之鄉,這里無論男女老幼,只要音樂聲一響起來,人人都能舞上一段!
2007年夏天,塔什艾日克鄉的一個果園里,12個農民自發成立了一支果園樂隊……
烏魯木齊在線訊(記者李莉攝影報道)2008年12月25日傍晚,天氣清冷,乘著夕陽的余暉,67歲的托胡提·吐木爾趕著毛驢車回到家里,一只黑色的小羊羔出了羊圈迎接他的歸來。
一到家,托胡提·吐木爾就高喊著,讓老伴兒幫忙找出他干凈整齊的衣服。原來,明天果園樂隊的隊員們要來他的家里聚一聚。夏天時,果園樂隊的隊員們經常在果園里彈唱跳舞,天氣變冷后,大家好久沒在一起樂和了。這兩天天氣還不錯,中午時溫度還在零上幾度,托胡提·吐木爾跟幾個老伙計一合計,就決定在他家里聚一聚。
吃過晚飯,托胡提·吐木爾拿起一個多月沒彈的都塔爾,頭戴黑色絨帽、腳蹬黑色半高羊皮靴,右腿盤著,左腿屈膝立起,撥彈著都塔爾,唱起了一首關于愛情的曲子。
歌聲響起時,托胡提·吐木爾眼睛亮晶晶的,花白的連鬢胡子一翹一翹的。不一會兒,托胡提·吐木爾的臉色變得紅潤起來,額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兒。60歲的老伴爾吐木汗·卡麗微笑著坐在一旁。
托胡提·吐木爾的孫子伊斯坎得爾坐在他的腳邊,聽到彈唱聲,小家伙興奮地抓著一個都塔爾搖頭晃腦,嘴里發出嗚嗚地聲音,可他才10個月大,誰也聽不懂他在唱什么。托胡提·吐木爾開心地看著這個最小的孫子,他打算讓孫子成為自己彈唱功夫的傳人。
果園樂隊成立的很偶然,新和的夏天很熱,村民們經常聚在某個比較大的果園里,一起吃吃瓜果、彈彈琴、唱唱歌、跳跳舞。不知不覺,一天就過去了。2007年夏天,經常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的賽買提·乃再爾、阿不都·熱西提、亞森·提依甫提議,既然大家天天都在果園里唱歌跳舞,干脆就成立個“果園樂隊”好了。
果園樂隊有12位隊員,8位男隊員、4位女隊員,年齡最大的67歲,最小的30歲,其中有7位是經國家備案的民間藝人。果園樂隊隊員們在果園里唱唱跳跳,自己開心,也常常引得其他人加入歡樂的歌舞之中。在塔什艾日克鄉文化站的協調下,果園樂隊也常常被邀請去其他的鄉表演麥西來甫、賽乃姆。
因為擅長頂碗舞和一把漂亮的花白連鬢胡子,托胡提·吐木爾成了塔什艾日克鄉果園樂隊的招牌之一。新和縣打算將果園樂隊推廣出去,使之成為新和的一張名片,還印制了一批價值3萬元的賀年明信片,托胡提·吐木爾指著明信片上邊敲手鼓邊唱歌的自己,開心得合不攏嘴。
果園樂隊的隊員們很樂意將新疆的民族特色歌舞展現在全國人民的面前。賽買提·乃再爾說,他們想報名參加“星光大道”,準備在今年果園花開或果園豐收的季節時,將果園樂隊演奏時的情景拍攝下來,然后將錄像帶給“星光大道”寄過去,希望全國各族人民都能耳聞目睹新疆歌舞的魅力。
桑木琴,羊皮鼓,有人便裝,有人彩衣。雖然氣溫不高,但空氣中流淌著歡快的樂符,人們臉上的開懷笑容,能溫暖一切冷空氣。葡萄架上干枯的枝葉好像也在隨著村民們的節奏搖擺舞動。
聽說果園樂隊的人在托胡提·吐木爾家里歡聚,90歲的沙塔爾·吾甫拄著一根木棍兒慢慢踱來了。沙塔爾·吾甫從18歲開始表演麥西來甫、賽乃姆,常被一些結婚的老鄉邀請去表演。4年前,他的腿受傷了,不能再跳了,現在他的手指也不靈活了,掉了一些牙齒,嘴也漏風了。但是看到大家伙兒在院子里開心地唱唱跳跳,他張開嘴笑起來,露出了左邊沒有牙的上牙床……
唱歌跳舞的人們都會像沙塔爾·吾甫一樣,一直彈下去、唱下去、跳下去,直到跳不動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