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內容
記者從新疆和布克賽爾縣縣委宣傳部獲悉,該縣“江格爾”少年馬頭琴樂隊的10名小隊員將攜帶心愛的馬頭琴奔赴維也納,參加第三屆“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
據悉,“江格爾”少年馬頭琴樂隊此次是受奧中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之邀,參加在維也納舉辦的第三屆“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比賽結束后,樂隊還將去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以及法國進行交流活動。
這是和布克賽爾縣“江格爾”少年馬頭琴樂隊在2009年春節期間在香港獲得“亞洲小演奏家”比賽金獎以及評委會大獎之后,再次受邀奔赴國際賽事。這支“江格爾”少年馬頭琴樂隊最大的年齡16歲,最小的只有11歲,組建只有大約兩年時間。
樂隊指導老師包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次比賽表演時間是20分鐘,一共準備了《初升的太陽》、《萬馬奔騰》、《蘇和的小白馬》、《云青馬》、《馬蹄之聲》等6首曲子。
據介紹,“至高榮耀”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是由維也納國際音樂文化交流協會、奧中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組織并承辦的一項國際性音樂賽事,旨在給全世界的青少年音樂家們提供一個互動及競賽交流的國際性舞臺。本屆比賽將從7月4日至8日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進行,參賽者為世界各國26歲以下的青少年音樂家。
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在歷史與文化方面與和布克賽爾地區具有密切而特殊的關聯。和布克賽爾的土爾扈特部落比其他蒙古部落更早的演唱和傳承這部史詩。在20世紀,和布克賽爾縣涌現出加·朱乃、普·冉皮勒等約40多位著名江格爾齊,其中普·冉皮勒曾經演唱22章,如今已經83歲高齡的加·朱乃曾經演唱33章,受到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注。和布克賽爾11位江格爾齊的演唱文本如今已經出版,為《江格爾》研究界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新疆和布克賽爾縣是名副其實的“江格爾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