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內容
趙塔里木,男,漢族,1954年5月出生于新疆烏魯木齊市。文學(音樂學)博士,中共黨員。現任新疆藝術學院副院長,院黨委副書記,音樂理論教授。
1971年3月,在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文工團參加文藝工作。
1978年3月至1982年2月,在新疆師范大學音樂系學習,主修作曲理論,獲學士學位。
1982年至1987年在新疆師范大學音樂系任教,擔任《民族音樂概論》、《歐洲音樂史》、《音樂欣賞》等課程的教學,同時從事新疆民間音樂的調查和研究工作。
198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民族音樂學。1990年獲文學(音樂學)碩士學位。
1990年至1995年在新疆師范大學任教,擔任《民族音樂概論》,《民族音樂學概論》、《歐洲音樂史》等課程,同時承擔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和自治區高校課題的研究。
1995年4月調往新疆藝術學院,同年9月考入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漢民族與少數民族文學藝術的比較研究”,199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目前在新疆藝術學院講授《音樂學基礎》、《民族音樂學概論》、《計算機音樂概論》、《民間音樂田野調查技術》等課程。
1、論文《蒙古族額魯特部民歌特征的鑒別與解釋》獲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第二屆中國音樂史優秀論文評選研究生組評委獎1990年。
2、論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價值再認識》獲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1990年)。
3、音樂專題片《西域樂風》獲中國西部電視集團合拍節目二等獎1992年
4、1992年獲新疆師范大學科研先進個人獎
5、1994年獲新疆師范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
6、1999年被評為自治區德藝雙馨文藝百佳
6、2000年獲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民間音樂田野調查技術》教學法)。
1、《新疆蒙古族民歌的音樂特點》,載《新疆藝術》1986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全文轉載。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一屆年會宣讀(1984年,貴州)。
2、《蒙古族額魯特部民歌特征的鑒別與解釋》(碩士學位論文,10萬字),載《揚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3、《經濟文化類型與民族音樂》,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7屆年會宣讀(1992年7月,北京)。
4、《額魯特人的音樂觀及民歌的分類》,載中國文聯出版公司《華夏采風錄》,1994年。
5、《文化視野中的深層探索》,載新疆日報,1994年12月25日。
6、《弦歌鼓舞--維吾爾音樂簡志》:《冰國天籟--塔吉克族傳統音樂》:,《帕米爾詠嘆--柯爾克孜族傳統音樂》:《草原牧歌--蒙古族傳統音樂》:《游吟人生--哈薩克族傳統音樂》等9篇,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音樂文化大觀》,1996年。
7、《新疆回族民歌》(與富林合作),載《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新疆卷》,人民音樂出版社1999年。
8、《新疆漢族民歌》(與富林合作),載《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新疆卷》,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
9、《薩克族音樂舞蹈》,載《絲路樂舞之旅》,世界文物出版社(臺灣)2000年。
10《烏孜別克族傳統音樂鳥瞰》,載《北市國樂》(臺灣)2000年。與毛繼增合作。
11、電視音樂專題片《西域樂風》,撰稿人,新疆電視臺,1993年。
12、托布秀爾樂曲13首(采集、記錄),載《中國民間器樂曲集成、新疆卷》,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年。
13、歌曲《大雁啊,大雁!》,載《愛國主義教育歌曲》,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5年。
14、《新疆高師民族音樂教育中的一個誤區》載《中國音樂》1996年第二期
15、 蒙古族額魯特民歌在社會文化體系中的功能,載《音樂研究》1997年第一期
16、《在中亞傳承的中國西北民歌----東干民歌研究》,博士學位論文(2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