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內容
“三道嶺我長大的,西河壩我玩下的……”當那帶著些許傷感、悲涼的歌聲在耳邊響起時,這首曾經被三道嶺的年青人唱的爛熟于心的民謠小調,竟然已成為全國發行的CD唱碟的入選歌曲。
由北京鳥人藝術推廣公司制作、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北京華誼兄弟音樂公司發行的“小舟歌曲專集”——《老炮情歌》已于2007年1月15日全亞洲同步發行,主唱小舟被定位為民間歌手,而歌曲伴唱則是著名的黑鴨子演唱組。
這張包裝精致的歌碟,飽含著歌者追夢的艱辛歷程,其中的主打歌曲《三道嶺》、《世上的女人都是毒蛇》等,令人再次回想起那些曾經的歲月和驛動的心,它像一縷和煦的春風輕輕拂過三道嶺人的心頭,它的成功將激勵和帶動了更多的新生力量,朝著自己的夢想奔去……
背景資料:

小舟,本名陳衍舟,原是哈煤集團露采公司機修廠的員工,后到北京發展事業。因酷愛音樂,多年來他一直堅持進行歌曲創業。
小舟的專集——《老炮情歌》里,共收錄有小舟自己作詞、作曲的《徐叔》、《你現在好嗎》、《給我的寶貝》、《想念媽媽》、《雪蓮花》等5首歌曲;同時還收錄了原由張林澤創編、經小舟改編整理的《三道嶺》、《世上的女人都是毒蛇》、《一日三餐》、《悔恨的心》等4首歌;以及小舟翻唱的新疆民歌、民謠等,共計14首曲目。
小舟是活躍于民間的音樂才子,多年以來,在三道嶺與沂蒙一帶,收集了大量的民間流行音樂,并由此加工整理。此外,他也是一個原創能力十分強勁的詞曲作者,并創造出大量質樸上口的歌曲。
于二零零六簽約北京鳥人藝術推廣有限責任公司,并推出第一張專輯《老炮情歌》。
01 三道嶺 詞:小舟 曲:新疆民謠
02 世上的女人都是毒蛇 詞:小舟 曲:沂蒙小調
03 我親愛的朋友 詞:小舟 曲:新疆民謠
04 阿麗坎姆 曲:新疆民謠
05 故鄉的月亮 曲:新疆民謠
06 徐叔 詞:小舟 曲:小舟
07 你現在好嗎 詞:小舟 曲:小舟
08 想念媽媽 詞:小舟 曲:蒙古民謠
09 給我的寶貝 詞:小舟 曲:小舟
10 一日三餐 詞:小舟/老王 曲:新疆民謠
11 雪蓮花 詞:小舟 曲:小舟
12 悔恨的心 詞:小舟/老王 曲:三道嶺民謠
13 我念著你的名字不再憂傷 詞:任勤/陳長纓 曲:陳長纓
14 我沒喝醉 詞:肖亦平 曲:肖亦平
15 世上的女人都是毒蛇 (伴奏)
16 三道嶺 (伴奏)
17 悔恨的心 (伴奏)
18 我沒喝醉 (伴奏)
相關鏈接:
1997至2000年,在海淀區做酒吧歌手,并與騰格爾、斯琴格日樂等一些“腕極人物”都成為樂友,小舟也開始成為“北漂”一族,遍訪祖國大好河山,除了西藏、福建、內蒙古外,其余省市均留下了他追逐音樂的足跡。也正因為他“漂”得比較出名,鳳凰衛視還專門做了他的專訪《小舟在北京》。自今年年初《老炮情歌》出版以后,《哈密報》已經用了近一個整版的版面介紹過他。目前,伊犁電視臺正在錄制“小舟訪談專集”欄目。
【本土音樂人】——三道嶺原創音樂的探路者
在三道嶺這塊土地上所孕育的音樂土壤,為小舟的《老炮情歌》提供了營養,也刻錄下了這些本土音樂人的動人故事。
記得二十多年前,錄音機開始流行,拎著錄音機招搖過市的年青人將這種生活方式當成一種時髦。那時,青春年少的張林澤和他的一群伙伴們也開始以錄音機為主要娛樂工具,每天反復欣賞各種不同風格的歌曲,接受音樂藝術的熏陶。也許是錄音機激發了靈感,他們開始嘗試著歌曲的創作。林澤開始利用民間小調的樂曲進行改編填詞,或收集民歌、民謠的樂曲填詞,創作出一首首完整的歌曲,配以吉他、達甫鼓、沙錘等簡單樂器伴奏演唱,并將自己改編創作的歌曲用錄音機錄了下來。林澤戲稱自己制作的這盤錄音帶是《三道嶺的歌》。
在這盤錄音帶中,不僅收錄了張林澤創編的《三道嶺我長大的》、《世上的女人都是毒蛇》、《哥哥和妹妹》、《悔恨的心》等歌曲,他還將社會上流傳的《知青之歌》、《鐵窗的淚》等歌曲進行了改編,一并收錄其中。盡管這盤錄音帶是利用家用錄音機粗糙制作的,其創編和改編的歌曲,從歌詞內容看也顯得過于凄涼、悲觀,表現出的是青春少年的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緒?墒歉枨那{卻很優美,非常容易上口。所以這盤歌帶錄制出來后,很快便在三道嶺的青年人中間流傳開來,并且迅速地沖出三道嶺,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南北疆各地流傳開來。
1987年10月,我搭車前往北塔山地區收集當年烏斯滿匪徒叛亂的歷史資料。在北塔山中靠近中蒙邊境的一個人口稀少的牧場場部,竟然也有一些年青人在收聽林澤錄制的那盤《三道嶺的歌》,而且還在認真地記錄著歌詞。在那么偏僻的地方也流傳著唱三道嶺的歌曲,足見這盤歌帶影響之廣泛。
九十年代初,從牢獄中走出來的演員遲志強發行了一盤歌碟,迅速占據市場,其中的主打曲目就是《鐵窗的淚》。這首歌文革時期就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曾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版本,而并非林澤所創作。但遲志強演唱的卻是林澤改編過、并收錄在自己制作的錄音帶中的版本。
盡管三道嶺是個僅有三萬多人口的小地方,但癡迷于歌唱的人卻很多。每天晚上,三道嶺各家歌廳都基本滿員,許多人都在引吭高歌、一展風采,便足以說明人們對歌唱的喜愛。
【藏龍臥虎】——三道嶺真正的民間音樂人
在三道嶺人中,有許多藏龍臥虎的音樂人才。例如高峰,就是掌握多種樂器演奏的能人,并寫出過很多音樂作品。由高峰作曲、李維中作詞的歌曲《開采太陽的人》,不但被選作局歌,而且在全國煤炭行業歌曲評選中獲二等獎;
畢業于新疆藝術學院音樂系的廖文賢,學習的專業是聲樂,曾在烏魯木齊舉辦過個人獨唱音樂會。他的音樂素養較高,三道嶺每年舉辦的各種藝術活動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是企業的著名歌手;
曾在三道嶺工作多年的音樂教師單宜春,培養過許多音樂人才。他調回北京朝陽區文化館工作,仍進行音樂教育。他在三道嶺時培養的陳霞、李俐等學生,也已經在各大專院校從事專職音樂教育工作;
曾在三道嶺當教師的姚慶樂,在調到新疆軍區后,仍堅持聲樂訓練。去年在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欄目的比賽中,他還獲得了周冠軍;
從三道嶺走出去的阿尼娃,靠一把吉他闖天下,先是在蒼狼樂隊為艾斯卡爾擔任伴奏,現在著名歌手艾爾肯的樂隊擔任伴唱和器樂伴奏;
像這樣的從三道嶺成長起來或走出去的音樂人還有很多很多,而像張林澤、周志強、王強這些音樂愛好者,則扎根于三道嶺這塊神奇的土地,不懈地進行著音樂的創作嘗試,可稱作三道嶺真正的民間音樂人。
【心靈的“天歌”】——唱給三道嶺的歌
我雖然從未接受過音樂培訓,但卻喜歡欣賞音樂。我將自己的兒子取名“天歌”,意為向著天空歌唱,希望他長大后也能作一些與音樂有關的事情。遺憾的是,兒子天歌并不喜歡音樂,但這卻絲毫阻礙不了我對音樂的喜好,更不影響我同三道嶺音樂人的交往。
一年以前,林澤帶著他創編的《三道嶺我長大的》這首歌曲找到我,讓我看了他剛為該歌新作的副歌,并想要把歌曲發布到網上去時還曾向我詢問了如何為歌曲申請版權的一些相關事宜。那天,他請我幫忙寫幾首歌詞,他計劃認認真真地創作幾首歌曲。當時,我把撰寫了幾段未命名的歌詞交給了林澤,任由他隨意地發揮想象去改編。至于后來,他的曲譜是否完成?歌詞改成什么樣?寫完了幾首歌?我并不清楚。只是有一天,林澤給我打電話,讓我幫忙寫一首《工薪階層》的歌詞。我把歌詞寫好后,林澤卻沒有來取。不久后,我就聽到了他離去的消息。
當周志強把小舟的《老炮情歌》專集送給我時,我才知道林澤創編的那幾首歌選入小舟專集的原因。當小舟在籌備自己的第一張音樂專集時,除了小舟自己寫的唱給長輩的歌、唱給母親、妻子、兒子的歌、唱給朋友的歌等曲目,還缺少幾首歌曲。于是,在周志強的幫助下,小舟聯系到林澤,提出將他創編的幾首歌曲選用。能夠讓自己的作品為大家所承認,一直是林澤所夢想的事。因而他自愿放棄了為歌曲申請版權,同意將歌曲的使用和改編權完全交由小舟。小舟將幾首歌重新改詞、編曲、重新命名,選入了專集。鳥人藝術公司在審定曲目時,將《三道嶺》、《世上的女人都是毒蛇》作為特別推薦曲目,在專集的首位推出。因此,小舟還特別在專集封底留言,感謝為歌曲專集的出版貢獻了力量的周志強、張林澤、王強等三道嶺的音樂人。
【遍地開花】——能人濟濟 碩果累累
三道嶺年輕的藝術人才給我們帶了很多驚喜,在來自各行各業的藝術愛好者逐漸完成或接近自己夢想的時候,他們的成功激勵和帶動了更多的年輕人。
小舟:本名陳衍舟,原哈煤集團露采公司機修廠的員工,后到北京發展事業,成為“北漂”一族。鳳凰衛視對他做《小舟在北京》專訪。2006年12月18日,《哈密報》已經用了近一個整版刊登《陳衍舟:“漂”在北京》專版介紹。2007年1月15日推出個人專輯《老炮情歌》。目前,伊犁電視臺正在錄制“小舟訪談專集”欄目。
梅景仕:原集團公司 教師,撰寫長篇小說《太陽升起的地方》,后由內蒙古電影制片廠進行改編并拍攝成電影《東歸英雄傳》,引起國內外轟動。2005年7月,由北京“金英馬影視”參與投資的30集電視劇《東歸英雄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開拍,12月24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封鏡,目前已經進入后期制作階段。
姚慶樂:原為集團公司醫院 醫生,現在烏魯木齊解放軍第474醫院。2003成為新疆“胡楊組合”主唱;2004年,參加了新疆首屆民族交響音樂會。2005年,“胡楊組合”參加了新疆歌劇院排演歌舞劇《冰山上的來客》的男聲合唱錄制。2005年11月15日,“胡楊組合”參加“星光大道”并捧得了“周冠軍”的獎杯。
單宜春:原集團公司 音樂教師,現在北京朝陽區文化館工作。他從小學習手風琴,十六歲插隊到新疆哈密,幾十年來,他癡迷于手風琴演奏及教學,寫下了十幾萬字的手風琴學習方面的心得筆記。2002年,由單宜春同志編著的《手風琴演奏技術》,已成為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朝陽文化系列叢書和手風琴普及教學用書。
艾尼瓦爾:三道嶺人,自幼酷愛音樂,精通多種新疆民族樂器,現任新疆“艾爾肯樂隊”吉它手。83年開始學古典吉他、貝司;90年與新疆音樂人艾斯卡爾一起組建《灰狼》樂隊;95年與新疆著名維吾爾族歌手阿布都拉一起組建《塔克拉瑪干》樂隊。2002年赴日本演出并學習電腦音樂制作,并先后與內地著名音樂人王勇、劉曉松、艾斯卡爾等一起多次參加了中國與德國、西班 牙、 法國、日本等各種文化交流藝術節,是一位優秀的新疆音樂人。2005年加入“艾爾肯樂隊”。
【后記】:
認真聽完《老炮情歌》這盤歌碟,我感覺,在小舟的專集中,由他自己作詞、作曲的那幾首歌曲,更多的是走新民歌的路子,體現出小舟本人的藝術特點和風格。而林澤的歌,小舟盡管重新進行了改編,卻仍然保留著林澤作品的那種曲調簡明、語言直白的民謠化風格,與小舟自己的作品在風格上有著明顯的不同。但無論怎么說,不管是小舟的作品還是林澤的作品,都是在三道嶺這塊土地上汲取的藝術營養,都是三道嶺的歌。
小舟是幸運的,他的帶著西部地域風格的作品問世了,多年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果。雖然林澤走了,慶幸的是他生前看到了小舟《老炮情歌》出版發行。應該說,林澤也是幸運的,是小舟幫助他完成了他心底里一個最大的愿望。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唱三道嶺的歌,由誰來創編、改編和演唱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三道嶺的歌會隨著小舟《老炮情歌》的發行而唱響新疆、唱響全國。
在三道嶺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喜愛音樂的人們,不會停歇前進的腳步,一定會厚積薄發。相信不久的將來,定會有第二張、第三張乃至更多的由三道嶺人演唱的歌唱三道嶺的歌曲結集出版。三道嶺的歌,一定會隨著三道嶺走出來的音樂人的努力而流傳天下。
土生土長的新疆音樂人陳衍舟像一個遠航的水手,無論在船頭還是船尾,他都能看到波濤起伏的大海,“臨海聽濤”的日子里,憂郁過、苦澀過、神傷過,卻掩不住他那份濃濃的執著,他渴望他的音樂讓人們陽光、輕松、快樂,盡管他似一個無根的追夢者,他的淚飛舞在風中,可心中盛開的“雪蓮花”,卻牽引著他在風浪的洗禮中、在悲壯的征程中笑傲江湖。
一、北京“新疆街”牛刀小試站穩腳
陳衍舟說他并不喜歡這個“漂”字,但一顆狂野的心卻始終主宰著他四處漂泊的腳步。1992年,陳衍舟從江西九江解放軍企業管理學校畢業后,分配到他的出生地三道嶺,成為三道嶺露天礦機修廠一名職工,天生就喜歡唱歌的他,強忍著干了半年后,最終沒能按住起伏的思緒,開始了他漂泊的旅程,吐哈油田大會戰時,他成為鄯善一夜總會的歌手,他沉迷于感性甚至快感般的音樂狀態里,一唱就是一年多,這之后,他又先后去了烏魯木齊和西安,依然在夜總會或歌舞廳里縱情放歌,1997年3月,他加入“北漂一族”的隊伍,來到他心中的音樂“圣地”北京。
“剛到北京的時候,我還滿世界地找歌舞廳和夜總會,其實那時的北京歌舞廳和夜總會早已被雨后春筍般的酒吧替代,而我渾然不覺。”陳衍舟談起初來乍到的那段經歷,人生地不熟的境遇和落后的想法讓他的淡淡笑聲里充滿了自嘲的味道。
沒有固定的居住場所,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僅僅因為年輕的朝氣里迸發出的信念,陳衍舟每天騎著自行車“游蕩”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固執地尋找著能讓他歌唱的場所,路過酒吧時,他都沒動過一絲進去瞧瞧的念頭。兩個月過去了,陳衍舟沒有絲毫收獲,囊中羞澀的他感到了生存的危機,或許他窘困的樣子觸動了一個同行的惻隱之心,同行告訴他,應該去酒吧街走走,陳衍舟如夢初醒。
許是冥冥中的注定,他來北京的第一個謀生之地,居然以自己的故鄉命名。那個叫“新疆街”的酒吧街讓陳衍舟的眼睛感到旋暈,低垂的夜幕下,霓虹閃爍,飄忽的燈光中,人流涌動,陳衍舟帶著有目的意識,踏著無目的的節拍,隨著人群走進一家名叫“七星谷”的酒吧。
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那時的北京酒吧歌手非常“緊俏”,陳衍舟只是小試牛刀,酒吧老板便當場拍板決定錄用,1997年5月,陳衍舟正式成為一名北京酒吧歌手。
二、海淀區酒吧“頭把交椅”忙走穴
進入酒吧歌手行列的陳衍舟坦言:做酒吧歌手很累。“雖然工作和生活慢慢穩定下來,并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每晚要唱十幾首歌,累得精疲力盡。”盡管累得有時想昏天黑地的睡上幾天,可陳衍舟還是咬牙堅持著,這期間,他急于想掙更多的錢包裝自己,于是開始“走穴”,試著到別的打烊更晚的酒吧唱歌。有一次,他在另一家酒吧唱歌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身背吉他來求職的小伙子,他被小伙子精湛的技藝深深地折服,心里盤算:要是他能與我合作該有多好。照陳衍舟的話說,瞌睡來枕頭。雖然酒吧老板也非常欣賞小伙子的吉他演奏水平,但還是婉言回絕了他,因為那時酒吧缺少好的歌手卻不缺伴奏,不過,臨別的時候,老板告訴小伙子,陳衍舟缺一個得力的伴奏。
就這樣,陳衍舟認識了這個叫王超的吉他手,就此奏響了他在北京音樂尋夢的輝煌樂章,他們倆“珠聯璧合”,先是辭掉“七星谷”的工作,后選擇了北京海淀區一家大型西餐廳,并開始了原創歌曲的創作。
“從1997年下半年一直到2000年,我們倆是海淀區酒吧歌手里薪酬最多的,走得比較順。”陳衍舟說,那時,他們單純地在純凈的音樂世界里暢游,也因為這份難得的單純,他與騰格爾、斯琴格日樂等一些“腕極人物”都成為樂友,共同的夢想讓他們走到一起。那段時間,陳衍舟借“走穴”遍訪祖國大好河山,除了西藏、福建、內蒙古外,其余省市均留下了他追逐音樂的足跡。也正因為他“漂”得比較出名,鳳凰衛視還專門做了他的專訪《小舟在北京》。
然而,給陳衍舟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與這些大明星們的“把酒問歌”,而是1998年他去湖南長沙“竄場”的那次經歷。
“我當時住在一家兩層樓的招待所,洪水直沖而來,瞬時便把一層樓淹沒,要不是救護船把我們從二樓接出來,我命休矣!”親歷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災,陳衍舟說也算是一種“福份”,對生命的問責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悟。
三、務實的腳步全因親情所系
盛極一時必將迎來沒落之日,2001年,北京的酒吧歷經鼎盛后也開始了它的低落期,陳衍舟與王超的合作也因為王超加盟楊坤和陳琳的樂隊宣告結束,形影單調的陳衍舟一時間竟然沒了方向,看到與他一起在酒吧唱歌的歌手,有的已經出了專輯,陳衍舟突然感覺,他似乎偏離了航向,一股前所未有的惆悵襲上心頭。
“街上的行人少了,夜好像很深了,我獨自游蕩的身影,沒有目的,都市的夜晚很輝煌,但卻非常的漫長,我獨自流浪的腳步,找不到方向,我思念遠方的家鄉,天山開滿雪蓮花,我思念白發的爹娘,還有可愛的她……”這首《雪蓮花》就是那時創作的,孤單的時候惟有鄉思才能釋懷。
家是人們最為堅實可靠的情感寄托,尤其在迷失方向的時候,陳衍舟也不例外,于是,他把愛人和孩子從三道嶺接到了北京,然而,擺在陳衍舟面前的當務之急便是一家三口的生計問題。
思量再三,他投資近40萬元開了一間網吧,2001年到2002年,網吧的生意很好,陳衍舟也購置了私家車,誰知好景不長,受累于北京“藍極速”網吧失火,陳衍舟的網吧也被責令停業。
陳衍舟明白,再去唱歌不足以養家糊口,他便暫時將音樂夢想封存,由前臺走向幕后,盡其所能做一些實事,以使家人能夠在北京安心地生活。
這期間,他還在朋友的幫助下,前去廣州發展,離別的無奈讓陳衍舟思緒萬千,打動人心的《給我的寶貝》原創歌曲感染出一片溫情:離開你才沒有多久,思念卻已堆積如山,日子怎么好像停頓,無論從前看從后看都那么漫長;想著你是一生一世的緣,眼中的世界你又了解多少,時間其實它走得很快,都在經意不經意間悄悄流去。我要為你我的寶貝寫首歌,我要用我的生命為你寫首歌……正如歌中唱的,陳衍舟用生命支撐著生活的重壓,他整日為他的電腦工程忙得不可開交。
最為難得的是,哈密一些投靠他的音樂人,他都極力幫忙,在這些人心目中,陳衍舟儼然就是“泰山北斗”式的人物。而對于這些哈密的音樂尋夢人,陳衍舟既感欣慰又表示了一絲的遺憾,欣慰的是,他們能有勇氣來到人才濟濟的北京一試身手,哪怕是碰得頭破血流,畢竟經歷過了,他說,他尤其欣賞徐鼎軍,能夠放棄那么好的工作,就沖這一點,他也會義不容辭地幫助他們;遺憾的是,哈密出來的人太少了。
“移舟泊煙者,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盡管34歲的陳衍舟在夜色闌珊之時神傷于身處異鄉的孤獨,但如今,在北京漂泊8年有余的他已經不再是無根的浮萍,他仍然在奮進的路上尋找著自身價值與社會的最佳結合點,只是當每年楓葉丹紅的時候,陳衍舟會身背吉他獨自一人,在紅葉滿坡的香山縱情抒懷……